2022下半年投資展望

Home Download PDF Read more 2022-01-1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 tetuer adipiscing elit eneamodo uer 2022-01-1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 tetuer adipiscing elit eneamodo uer adipie 2022-01-10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 tetuer adipiscing elit eneamodo uer adipie piscing elit ene. Read more ChinaAMC(HK) completes takeover of BMO’s Hong […]
彭博專訪|華夏基金香港CEO甘添:雙向開放帶來真正的機遇

过去20年中,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逐步加快,但跨境资本的流动以境外投资者向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为主导。人民币升值、A股市场快速增长,以及政府债券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带来诱人回报的前景吸引着境外资本投资于中国境内金融市场。 而现在,南向联通机制的推出和扩展,使得更多内地投资者可以进入香港市场,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增加了新的层面,让双向开放再进一步。2021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启动。它为内地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安全的渠道,通过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投资香港债券市场。南向通的开通是继2017年北向通交易启动后,债券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重要体现。南向通的初始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每日额度200亿元。 甘添认为,债券通机制的扩展以及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项目的启动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中的最新举措,将进一步推动跨境交易的蓬勃发展。他希望公司能够发挥优势,抓住南向通带来的巨大机遇。他说:“近期宣布的新的跨境交易新机制将为我们提供一段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在债券市场,华夏香港有很强的优势,我们翘首期待南向通带来的新机遇。” 香港证监会的报告指出,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的兴趣日益浓厚。截至2021年9月30日,香港的监管机构已批准171只债券基金,较上年同期增长18.8%。华夏基金(香港)致力于成为香港市场中的固定收益领导者,现在,帮助境内机构通过南向通机制交易境外债券成为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在香港,很少有中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并管理全球投资级债券基金产品,”甘添说。当国内机构投资者开始投资海外债券时,无论是美元债券还是点心债券,我们都可以借鉴过去六年积累起来的经验。 科技驱动增长 华夏基金海外业务的扩张与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巨大投入密不可分。 2021年,华夏基金(香港)收购并接管了BMO环球资产管理在香港发行的7只ETF,其中包括一只亚洲投资级债券基金,以及专注于日本和欧洲的股票基金。这是中国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ETF收购。此次收购帮助华夏基金(香港)向更多主题基金、新资产类别和新行业ETF市场拓展,而所有这些背后意味着加大投资于技术,升级数字化服务和扩大产品供应。 过去两三年,华夏基金(香港)加大了对科技的投资,目前每年将收入的3%以上投资于科技发展。甘添预计,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华夏基金(香港)是众多正在加大科技投资的机构之一。AlphaFMC咨询公司的报告表示,97%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头等大事,只有23%的资产管理公司认为他们达到了客户的期望。对于科技有较高投入的公司而言,数据的使用和管理,以及提升客户体验是重中之重。45%的资产管理机构表示,用于数字化的支出将增加5%以上。 两年前,华夏基金与彭博合作,全面升级其IT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前台交易系统与中后台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华夏基金及其子公司的交易工作流程得以优化,降低沟通成本,同时在集团层面的合规和治理风险管理进一步得到优化。 “随着我们推出更多新产品,前台、中台和后台的工作流程都需要得到相应提升和改善。我们正在不断增加对数字化的投资,从而确保未来即使人力资源有限,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发行和管理越来越多的产品。” 跨境业务扩展 这种快速的以科技为驱动的扩张策略已成为香港中资金融机构当前典型的发展战略,与他们早期采用的增长策略大为不同。 在甘添看来,2015年中国股市的波动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沪深300指数在2015年6月达到峰值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暴跌了40%以上,并在年终以接近年初的点位收官。而接下来,中国在2018年的“去杠杆化”也抑制了全球对投资中国境内市场的热情。 “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8年的市场大幅波动后,投资者明白了将投资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开始着眼于多元化资产配置,这也是将资金交给专业资产管理者管理的核心原因。” 2019年,内地对于投资香港股票市场的需求大幅上升,此后这一趋势有所加快。特别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根据香港交易所的数据,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下的北上交易日均成交额达到608亿港元,高于2019年日均成交额110亿港元,占香港交易所全部交易额的12%以上。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自开通以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香港股市带来了约2.1万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其中净流入在过去3年中明显加速,2019-2021年期间,从内地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总额近1.4万亿港元。 尽管南向交易对于机构投资者资格认定和额度都有所限制,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推进,境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的机会也在增加,包括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等。根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的报告,在基金互认安排下,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中国证监会已批准38只香港基金,净认购总额达158.5亿元。相比之下,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内地基金共有48只,净认购额为9.46亿元,仅为南向交易规模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新经济机遇 跨境交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市场对新经济公司需求的激增。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重返香港市场进行二次上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启了中国新经济公司相继在香港上市的崭新篇章。” “境内投资者有意愿和能力在香港投资,而新经济股票的到来提供了他们在境内无法获得的东西。未来,如果有更多的领先的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股市投资势必增长。” 对新经济公司的需求也拉动了北上交易的增加,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市场相对稀缺的行业(如太阳能和电动汽车行业的供应商),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2021年3月,中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确定了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临床医学健康等七大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目标。 甘添表示:“资本市场已经明确认识到了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相当一部分代表最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技术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因此我对香港市场充满希望。” 投资涉及风险。基金单位可升亦可跌,过往业绩并不表示将来基金回报,未来回报不能被保证。阁下亦可能损失所投资之本金。本数据并不构成对于任何证券或基金的买卖或进行任何交易之邀约或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件只供阁下参考之用,阁下不应倚赖本文件作任何投资决定。本文所载之部份数据或数据是从非关联之第三方取得的, 我们合理地相信该等数据或数据是准确,完整及至所示日期为最新的;华夏基金(香港) 有限公司确保准确地再制造该等数据或数据,但并不保证该非关联之第三方所提供之数据或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有关指数供货商的详情(包括免责声明), 请参阅基金章程的相关披露。阁下应细阅基金销售文件,包括风险因素。如有需要,应咨询独立专业意见。本资料之发行人为华夏基金(香港) 有限公司。此数据并未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所审阅。
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為何引爆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