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風險警告╱基金資料: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本金。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以下基金前,投資者應參閱基金章程,包括細閱風險因素。閣下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請注意:
關於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
關於華夏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ETF
關於華夏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ETF
關於華夏滬深300指數ETF
關於華夏Direxion恒生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每日槓桿/反向產品
關於華夏滬深300指數每日槓桿/反向產品(該等產品為合成產品)
關於華夏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ETF的重要訊息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本金。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華夏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ETF(「本基金」)前,投資者應參閱基金章程,包括細閱風險因素。閣下不應僅依賴本資料作出投資決定。請注意:
#由於產品為新設立,此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僅屬指示性數字。預計經常性開支數字代表向產品收取的預計持續支出,以產品的預計平均資產淨值的某個百分率表示。
實際數字與預計數字可能有所偏差及可能會每年產生變化。 請參閱基金之銷售文件,以了解費用詳情。
全球的科技巨擘大受追捧,納斯達克指數屢創新高,連帶本港科技股近年表現皆為突出。根據彭博數據,於2019年恒生科技指數跑贏恒生指數23%,2020年初至8月31日,更跑贏70%*。
舊經濟股像是工業、房地產、能源及銀行等企業,易受周期性經濟及利率環境影響,反觀新經濟股份範疇遠至醫療保健、可再生能源、近至資訊科技、金融及消費等多個領域,其基本面良好,增長潛力大,加上重視研發建立護城河,吸引投資者由舊經濟股,轉而追捧新經濟股。
*資料來源: 彭博,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 數據截至2020年8月31日。“2019年恒生科技指數跑贏恒生指數23%”是基礎於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指數表現計算所得; “2020年初至8月31日更跑贏70%”是基礎於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8月31日的指數表現計算所得。指數表現以港幣總回報計算,包括股息再投資。恒生科技指數從2018年12月31日至2020年8月31日的表現為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於彭博上所公佈的數據。數據僅供解釋說明用途,並不代表未來可獲得的實際收益。
恒生指數公司,彭博,數據截至2020年9月4日。
恒生科技指數十大成份股的權重已佔指數超過65%。雖與恒生指數股份有部分重疊,但重疊幅度不大,且科技指數更加包攬了其他活躍及大型的科技股,包括美團點評、京東、中芯國際等,相信在科技的發展大趨勢下,科技指數的發展潛力更大,更有望成為科技行業的重要旗艦指數之一。
十大成份股
恒生科技指數
恒生指數
舜宇光學科技
(2382.HK)
8.02
0.94%
美團點評 – W
(3690.HK)
7.99
阿里巴巴 – SW
(9988.HK)
7.83
4.95%
騰訊控股
(700.HK)
7.76
9.83%
小米集團 – W
(1810.HK)
7.73
4.26%
中芯國際
(981.HK)
7.64
阿里健康
(241.HK)
7.20
京東集團 – SW
(9618.HK)
5.52
金蝶國際 (268.HK)
3.99
聯想集團 (992.HK)
3.58
資料來源:恒生指數公司,彭博,數據截至2020年9月4日。
恒生科技指數屬於主題指數,分散投資科技企業,而非只買入單一個別成分股。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及小米集團,合計權重已超過30%。加上指數集齊其他科技龍頭於一身,新經濟科技龍頭股份潛在回報可望一網打盡。
與傳統所指的科技企業不同,科技指數所涵蓋的企業擴闊至包括互聯網(包括移動通訊)、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務或數碼活動,覆蓋範圍更廣,投資者更容易把握科技大洪流下的投資增值機會。同時恒生科技指數所包含的30家企業,合共市值已覆蓋香港交易所約 39%的市值及 31%的成交額,反映投資者對新經濟股的強烈追求。
資料來源: 彭博,截至2020年8月31日。
近年阿里巴巴、美團點評、網易、京東等多家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技巨企先後回歸本港上市。市場期待有更多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或 「獨角獸」 回歸,實行AH股同步掛牌。
恒生科技指數設有快速納入機制,容許符合要求的新上市的大型科技企業更快被納入指數之內,無須待至季度定期檢討。網易及京東便由此通道加盟指數。此機制下,恒生科技指數將能有望更快捕捉中概股回歸上市的潛在升值機遇。
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投資新興市場涉及其他風險,例如較高的市場波幅及較低的交易成交量,因此可能需要承受比投資成熟市場更易受損失的風險。請於投資前仔細考慮基金的投資目標、風險因素, 以及費用和支出。這些和其他數據記載於有關基金章程內,請於投資前仔細閱覽基金章程。華夏基金並非由指數供應商(只適用於ETF和指數基金)營辦、贊許、發行、銷售或推廣。有關指數供應商的詳情(包括任何免責聲明),請參閱相關華夏基金的發售文件。
資料來源:基金表現和指數數據(如適用)分別由華夏基金和相關指數供應商提供。
本網站由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編制,並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中證指數免責聲明
滬深300指數(“指數”)的所有權利歸屬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中證”)。“CSI 300®”是中證的註冊商標。中證對於指數相關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中證不因指數的任何錯誤對任何人承擔責任(無論是否存在過失),亦無責任就指數的任何錯誤告知任何人。中證對於跟蹤指數的基金不作任何擔保、背書、銷售或推廣,中證不承擔與此相關的任何責任。
NASDAQ 100指數
產品並非由The NASDAQ OMX Group, Inc.或其聯屬人士(The NASDAQ OMX Group, Inc.連同其聯屬人士稱為「NASDAQ OMX」)贊助、認可、銷售或推廣。NASDAQ OMX並無審核產品是否合法或適合,或有關產品的說明及披露資料是否準確或充足。NASDAQ OMX並無就整體投資於證券或特別投資於產品是否可取,或NASDAQ 100指數(「指數」)是否能夠跟蹤整體股票市場表現而向產品股份的擁有人或任何公眾人士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聲明或保證。NASDAQ OMX與產品及華夏基金的唯一關係為許可NASDAQ OMX的若干商標及商號以及由NASDAQ OMX在並無計及華夏基金或產品情況下釐定、編製及計算的指數。NASDAQ OMX在釐定、編製或計算指數時並無義務考慮華夏基金或其聯屬人士或產品股份擁有人的需要。NASDAQ OMX不負責亦未參與釐定產品股份的價格及數額,或發行或出售有關股份的時間,或釐定或計算產品股份轉換為現金的等式。NASDAQ OMX並無有關產品管理、營銷或買賣的義務或責任。
NASDAQ OMX不保證指數或當中所包含任何數據的準確性及╱或計算不受干擾。NASDAQ OMX不對信託代表產品作為被許可人、被許可人的客戶及對手方、產品股份擁有人或任何其他人士或實體因就本文件所述獲許可權利或任何其他用途使用標的指數或當中所包含任何數據取得的結果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NASDAQ OMX不對指數或當中所包含任何數據就特定目的或用途而言的適銷性或適當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並特此明確表示不承擔任何責任。在不影響前述任何一項的情況下,NASDAQ OMX在任何情況下概不對任何直接、間接、特別、懲罰性、間接或任何其他損害(包括利潤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即使獲通知可能發生有關損害)。彭博巴克萊指數免責聲明彭博®是彭博財經有限合夥企業及其關聯方(統稱“彭博”)的商標和服務標記。巴克萊是巴克萊銀行(及其關聯方,統稱“巴克萊”)的商標和服務標記,須授權許可方能使用。彭博或彭博的許可人,包括巴克萊,擁有彭博巴克萊指數的所有專屬權利。彭博和巴克萊均非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關聯方,也沒有批准、背書、評論或推薦華夏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ETF。彭博和巴克萊不保證任何與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有關的數據或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對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華夏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ETF的投資者或其它第三方使用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指數或其包含的任何數據或其準確性承擔任何責任。
MSCI指數免責聲明
本基金並非由MSCI保薦、擔保或推介,且就任何此類基金MSCI不承擔任何責任。招股書中包含對MSCI和華夏基金(香港)管理有限公司之間有限關係的更詳細描述。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該在投資前細閱發行章程及產品資料概要以便獲得進一步的資料 (包括其風險因素)。
恒生指數公司免責聲明
恒生指數,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及恒生科技指數(“該指數”)由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全權擁有,並已授權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發佈及編制。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已同意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可就華夏Direxion恒生指數每日槓桿(2x)產品、華夏Direxion恒生指數每日反向(-1x)產品、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及 華夏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ETF (“該產品”)使用及參考該指數,但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並不就該指數及其計算或任何與之有關的數據的準確性或完整性,而向任何人士作出保證或聲明或擔保,也不會就該指數提供或默示任何保證、聲明或擔保。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不會因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就該產品使用及/或參考該指數,或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在計算該指數時的任何失準、遺漏、失誤或錯誤導致任何人士因上述原因而直接或間接蒙受的任何經濟或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或債務。任何就該產品進行交易的人士不應依賴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亦不應以任何形式向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進行索償或法律訴訟。為免疑慮,本免責聲明不構成任何經紀或就該產品進行交易的其他人士與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之間的任何合約或準合約關係,也不應視作已構成這種關係。
彭博巴克萊指數免責聲明
彭博®是彭博財經有限合夥企業及其關聯方(統稱“彭博”)的商標和服務標記。巴克萊®是巴克萊銀行(及其關聯方,統稱“巴克萊”)的商標和服務標記,須授權許可方能使用。彭博或彭博的許可人,包括巴克萊,擁有彭博巴克萊指數的所有專屬權利。彭博和巴克萊均非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關聯方,也沒有批准、背書、評論或推薦華夏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ETF。彭博和巴克萊不保證任何與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有關的數據或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對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華夏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券指數ETF的投資者或其它第三方使用彭博巴克萊中國國債+政策性銀行指數或其包含的任何數據或其準確性承擔任何責任。